汪春林:未来寿险中介市场的主旋律将是职业化销售组织

1631750400

 
 
 
      9月15日,在由《中国银行保险报》主办的2021年中国寿险业转型发展峰会上,泛华金融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汪春林认为,超过4亿人的中产阶级决定了整个中国寿险市场未来的增长空间,而没有职业化、专业化的队伍,就很难满足未来这个主流市场的需求,所以职业化销售组织必将成为未来寿险中介市场的主旋律。
 
 

微信图片_20210916094827

 

泛华金融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  汪春林

 
 
      汪春林表示,未来最大的寿险市场一定在中国,最大的寿险中介也一定在中国。
 
      “我有理由相信,寿险中介在未来5年,这个市场有可能到5000亿。这个5000亿也是今天从业者的小目标,这个小目标有可能会带动整个生态跟保险中介进行深度融合。”
 
 
 
      汪春林分析,保险中介快速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市场本身增量的自然增长,中介身在其中。
 
      第二,产销分离一定会带来中介的结构性存量增长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产销分离并非保险公司与中介之间的对抗与竞争,而是相互依存、相互补充。
 
      第三,中介市场越来越细分,包括场景细分、市场细分等,会导致和促进更多客户愿意去购买和配置保险。
 
     “如果没有中介这股力量,没有庞大的中介去触发市场,整个市场成长的速度要慢很多。”汪春林表示。
 
      除中介发展增速外,汪春林还探讨了未来保险中介的主要服务对象。“站在中介的角度,我们服务的对象就是超过4亿人的中产阶级。”
 
 
      汪春林表示,超过4亿人的中产阶级决定了整个中国寿险市场未来的增长空间,而没有职业化、专业化的队伍,就很难满足未来这个主流市场的需求。中产家庭对重疾险的依赖到底有多大?这不是目前可以想象的。行业未来呼唤职业化,职业化销售组织必将成为未来寿险中介市场的主旋律。
 
 
      汪春林对职业化销售组织的标准进行了阐释:
 
      一是职业化特征,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员工制。
 
      二是职业技能,要热爱学习,获得行业专业认证,通过公司的培训认证。
 
      三是职业道德,要品格高尚,诚信。
 
      四是职业收入,要月收入不低于1万,年收入不低于15万,高于社平工资3倍以上。
 
      五是职业动机,要热爱金融、保险业,以保险职业为终身职业。
 
 
      汪春林表示,泛华基于这样一个标准与逻辑,创造性发展了职业化战略的“云桐计划”。已经筹建了16家云桐分公司,发展了超过200名云桐导师。今年计划发展超过2000名云桐理财师,希望为行业树标杆,为国家做贡献。
 
 
      汪春林认为,职业化销售组织成功的保障分为5个方面:
 
 
      第一,资本护航。
      职业化销售组织建设势在必行,但任重道远,需要时间、空间去培育与沉淀。具备一定的资本储备才可以护航远行。
 
 
      第二,科技赋能。
      实现科技工具化、科技数字化,帮助职业化理财师多维度深入经营自己的私域流量客户,让客户感知到专业和温度。同时,让职业化理财师成本更低、效率更高。
 
 
      第三,产品驱动。
      未来,“保险+财富”是基本产品逻辑。要进行家庭资产配置,增强职业化理财师与客户之间的沟通频次和信任黏度,满足客户家庭生命周期的多元化需求,增加职业化理财师的多元收入。
 
 
      第四,专业支撑。
      体系化的专业教育培训是支撑职业化理财师生产力的源泉。
 
 
      第五,服务保障。
      售前、售中、售后服务平台和服务网络的搭建,让理财师无后顾之忧,让客户信任依赖。
 
 
 
 
 
转载自:中国银行保险报
https://mp.weixin.qq.com/s/q8IsswtrisRyV1ddd0zA_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