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与互保,"互联网+保险"下概念之战

1470355200

 

摘要: 网络互助和相互保险都是新生事物,目的在于帮助个体抵抗大病等重大风险,而两者之间的种种不同,也决定了它们各有优势和缺点。

互助与互保,"互联网+保险"下概念之战

  《相互保险组织监管试行办法》出台一年半后,保监会终于在近日批复了3家相互保险公司的试点申请,相互保险这一国际传统、主流的保险组织形式正式登陆国内,打破长久以来我国只有股份保险公司的单一模式。

  由于相互保险采用“自己投保自己承保”的方式,将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身份合一,规避了投保人和所有者之间的矛盾,有利于降低运行成本。同时,相互保险不发行股票无需上市,没有股份保险公司那样来自股东的压力,在经营上也更加灵活,相关产品更能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相互保险的全球市场占有率已达到27%左右,在国外较成熟的保险市场国家比例更高,如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是三分之一,个别险种甚至在一些国家占有过半以上市场份额。受此鼓舞,国内业界和资本对于相互保险也非常看好,持积极态度,这从各方申请相互保险牌照的踊跃程度就不难看出来。

  目前国内癌症等重大疾病的发病率提升,个人和家庭都承受着巨大压力,而医疗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社会亟待需要更多的救助和保障方式。在相互保险获批之前,国内的网络互助早已开始了自己的摸索。一些规模较大的网络互助平台,如e互助、抗癌公社等都达到数十万会员的规模。其中e互助成立至今已经完成了110多例癌症会员的互助,而抗癌公社也完成10例左右的互助,客观上起到了对会员的保障作用,具有较大的影响。

  但也有人认为网络互助是打着擦边球的“相互保险”,保监会也对此保持着高度警惕,多次表示“对于打着互助计划的名义而实际非法经营保险业务的,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坚决予以打击和取缔”。从保监会的表态来看,网络互助和相互保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需要警惕的是借网络互助之名而行非法保险经营之实的行为,而不是网络互助本身。那么网络互助和相互保险这两者究竟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

 两个相同点:互助和保障成本较低

  1、均带有互助性质,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

  网络互助在国内的模式,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抗癌公社的模式,免费加入、随时退出,对会员没有强制性。另一种则是e互助模式,加入时必须存入少量金额的保证金,通常是9元钱;当互助事件发生时会员必须承担约定义务,而保证金金额不足时需及时补足,否则将强制中止会员资格,失去保障权利。

  相对来说,抗癌公社更具有浪漫主义情怀,但存在着权利义务不够对等的风险,比如说一个会员给其他人进行了多次互助,但当自己意外患病时却面临没有人援手的可能。因此,大多数的网络互助平台项目都采取了会员权利和义务更加对等的e互助模式,以保障会员的权利。但不管哪种模式,国内的网络互助都基于会员互助来共同抵抗风险,体现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念。

  如果从起源来探溯,保险也源自人类对风险的互助。古罗马帝国时代的士兵组织,以集资的形式为阵亡将士的遗属提供生活费,被视为保险的起源之一,并通过漫长的历程演变成保险制度。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保险逐渐商业化,保险人和被保险人的身份开始脱离,其互助保障性质逐渐被淡化。

  但相互保险与股份保险不同,仍然保留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初心宗旨。前面说过相互保险集保险人和被保险人于一体,加入保险的人风险共担,同时也共享收益。与网络互助一样,相互保险也带有鲜明的互助保障性质。这也是导致人们容易混淆网络互助和相互保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2、与传统商业保险相比,都具有风险保障成本较低的特点

  为什么近年来网络互助在质疑声仍然蓬勃发展,受到人们的欢迎?原因可以找出很多,比如人人都有爱心、基于对未来的担忧、互助理念的认同等等,但有一个可能是大家的共约数。那就是与目前的传统商业医疗保险(说明:在我国相互保险是新生事物,故本文把股份保险模式称为传统商业保险,下同)相比,网络互助的保障成本要低得多。

  目前网络互助多以癌症为主,按照年龄段风险不同,互助金额通常5-30万元不等。由于e互助平台的互助事件较多更具有参考价值,现采取其网站公开数据推算网络互助每个会员的费用成本。目前e互助平台,近1年半以来的累计互助117人,累计互助金额达到了22,974,049元,平均每人受助金额为196359元。按截止2016年7月16日的最新有效会员数381907人计算,平均每人需要承担的成本仅60元。

  这种算法忽略了会员人数变化和会员年龄增长发病率可能增加的情况,显得有些粗糙。据相关数据显示,每年每10万中国人中有236人被确诊患癌,按此比例以人均互助标准为20万元计算,只要平台会员达到10万人以上,每年的互助成本为4720万元,人均负担通常不会超过472元。为了降低互助风险和成本,网络互助设置了180天会员观察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员的癌症发病率,实际产生的互助成本要低一些。据e互助CEO雨乔介绍,基于目前的大数据算法,他预测2016年会员在e互助上所用于支出的话费应该不会超过200元。而对应级别的商业医疗保险,最低也需要每年1500元。网络互助的低成本优势明显,对于高风险、中低收入人群来说,如果平台信誉可靠,不失为一种保障机制。

分享至